好看的一部電影,眼睛和腦袋都會覺得好看的一部電影。
把短時間交錯的人事物濃縮在一部小說/電影/劇本裡,其實並不算新鮮的手法,基本的元素就是:時間限制+交錯的人/人生+危機處理+人性,但《衝擊效應》處理的題材加上了龐大的「種族歧視」問題--這種事實上存在卻微妙難以觸碰,且牽連到不理性的國族自尊,成敗毀譽都在一線之間。
但《衝擊效應》是我覺得處理地很巧妙且成功的作品。
Crash是車禍的意思,這部片以車禍為引,也收尾在車禍。
碰撞,是它們共同的串場,有車體的撞擊,也有身體的撞擊,更多的是心靈的撞擊。
* * * * *
片裡有許多大牌演員:Sandra Bullock、Brendan Fraser,新聞上說Sandra Bullock還自降片酬,為了爭取角色,她裡面一場歇斯底里咆哮的戲,演得很活,雖然她裡面的角色個性並不鮮明。
不過這卻顯示導演(保羅海吉斯 Paul Haggis )和剪接的功力,10多個角色+多條主線交織的場景脈絡,在兩個多小時裡交待清楚,同時還兼顧好萊塢的戲劇張力,蠻厲害的。
說好萊塢,是裡面還真的有許多好萊塢欺騙觀眾感情的灑狗血橋段,其中最沸騰的一段,是西班牙鎖匠被槍擊,他的女兒奮不顧身地衝向門口的一片光亮去,持槍人因驚嚇而扣下扳機,電影院剎那間尖叫聲四起,鏡頭改慢動作進行----特寫受驚嚇的母親的臉孔,特寫用力抱緊小女孩臉部猙獰的西班牙鎖匠(就是上面海報),特寫嚇呆了的持槍人,然後鏡頭從無聲轉有聲從慢鏡頭到正常速度,原來,子彈只是空包彈....
把沈重的種族歧視議題,拍成有思考性、娛樂性,真的很厲害。
而且,他不教條,不告訴你結果,只是告訴你在36小時LA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一個事件牽扯出一堆人,一堆人繼續和另外一堆人碰撞...碰撞出什麼呢?每個觀影者解讀的都不同,因此豐富。
人的性格都有複義性/歧義性:紋身光頭的男性就是惡棍嗎?他也是會為女兒編織隱形防彈斗蓬故事的爸爸;會性騷擾的條子一定是爛人?他也是二度衝進快油爆車子中救人的英雄...眼見不一定為憑啊,你能看到的是哪一面呢?
不過結局我覺得結的草率莽撞,改過向善的黑人釋放了一車被鎖在後車廂的黃種人...come on ,浮濫偏頗的好萊塢偏見,竟然又出現...
看完電影想了很多,這一篇也寫了好久@@ 一直想起看了多遍「震撼教育」,人性的灰色地帶,除了知道,能夠處理嗎?
* * * * *(角色性格推想遊戲,如果你沒有看過第二大段,請向下閱讀)* * * * *
角色1A 麥特狄倫 Matt Dillon
藉著職務之便,當著丈夫的面前,性騷擾為黑人口交的妻子的警察。
角色2A 雷恩菲利普
1A警察的年輕搭檔,目睹性騷擾過程憤而申請調職。
角色3A 唐其鐸 Don Cheadle
黑人高階警官,總是離群搞自閉。
角色4A 珊卓布拉克 Sandra Bullock
因為被黑人搶劫而歇斯底里,羞辱所有有色人種的檢查官妻子。
角色5A 布蘭登費雪 Brendan Fraser
高談尊重各膚色人種的檢察官。
角色6A 克里斯布利吉斯
認為公車有大窗戶是為了讓路人看到車裡面坐了多少黑人的黑人混混。
角色7A 拉倫茲泰特
黑人混混2號。
角色8A
身上有著圖騰刺青的西班牙光頭鎖匠。
角色9A
英文不靈光,一直被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的波斯雜貨店老闆。
以上9個角色分成4個群組,就是衝擊效應裡拍攝的36小時內LA一連串的生命火花撞擊事件。
看完我的描述,你的感覺是什麼?
把1A、4A、6A、7A先歸入壞名單?
看到片尾,漸漸揭曉...
角色1B
為了救翻車意外的女子,他兩度衝進將起火燃燒的車內。而車內受困的是當初被他性騷擾的黑人妻子。
而他的嚴重種族歧視,來自於父親工廠黑人員工的背叛,他是與重病老父同住的孝子。
角色2B
熱心載了想搭順風車的7A,卻因對方不說原因的傻笑及手掏口袋,而失手開槍將7A打死。
角色3B
他的自閉來自於母親,母親的眼裡永遠只有弟弟的好而沒有他,
當他放棄操守準備換回弟弟的犯罪檔案時,卻發現弟弟(7A)被人一槍打死,而媽媽依然認為弟弟的死是他故意造成的。
角色4B
最後發現她的白人貴婦朋友都是假象,只有常被她刁難的幫傭會在困難的時候伸手幫忙。
角色5B
尊重各膚色人種只是為了選票考量,依然不肯和黑人同事同乘一部電梯。
角色6B
努力靠ㄠ一堆種族歧視的歪理後,卻為放了一車被鎖在後車廂的黃皮膚家族而沾沾自喜。
角色7B
被角色3誤開槍打死。
角色8A
為了治療女兒的槍聲創傷,努力地編織了一場隱形護身斗蓬的童話的好爸爸。
角色9A
因為語言不通的誤會,拎槍尋仇。